
牙周病-牙齒的隱形殺手
牙周病,顧名思義,就是牙齒周圍組織的疾病。牙齒周圍組織係指牙冠以外,覆著在牙根上結締組織,骨骼,以及最外層的牙齦(俗稱牙肉)。當這些組織受到侵害時,視傷害的程度決定牙齒的存亡。簡單的說,牙周病就是牙齒地基的流失。牙周病是牙齒的隱形殺手:根據統計,四十歲以上的人,拔除牙齒的原因中,有百分之七十五是因為牙周病造成。但是,牙周病並非中年以後才會發生的疾病,只要一向沒有正確的口腔保健習慣,以及定期請牙醫師檢查與刮除不易清洗部位之牙菌斑與牙結石,牙周病其實已經悄悄地在口腔中展開破壞的行動。
牙周病的成因與症狀:造成牙周病的主要原因,跟蛀牙一樣,都是由於口腔衛生不當,產生粘附於牙齒上面的牙菌斑,導致對牙周組織不斷的破壞。牙周病會出現的症狀:一、牙齦容易流血。 二、牙齦由健康的粉紅色變成暗紅色。 三、牙齒鬆動和咀嚼無力。 四、牙齦容易產生膿包。 五、牙齒明顯地位置改變或增長。 六、不明原因的牙齒脫落。 七、牙齒對冷熱敏感…等。這些症狀也許只出現其一,也許其他某幾項合併發生。
一般民眾對牙周病的誤解:一般人根深柢固地認為牙周病(民間稱之為齒蛇或齒蜈蚣)無藥可醫治,頂多只有拔掉或任牙齒自行掉落而已。殊不知牙周病,其實不但可以救治,而且能夠予以預防和控制。正因為昧於所知,民眾即使自己覺得有上述牙周病的症狀,不管是輕微或早已深受其苦,也不會認為有求診的必要。耽誤治療的結果,牙周病愈形惡化,等到下決心想治療時,不但要花費更多的金錢與時間,有些原本可以挽救的牙齒,已經往者已矣而不能保住了。
